close
 
.殷子萱
 
  生病吃藥是很正常的事,但是如果吃藥的方法錯誤,不僅藥效沒有辦法發揮,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成人服藥時常因為偷懶,一包藥好幾顆藥丸,一口氣將它們吞下去,使得藥丸卡在食道和胃之間,造成食道灼傷,變成食道潰瘍
  萬芳醫院藥劑師吳祖漢表示,吃藥導致食道灼傷的原因是,在服用藥物時,沒有和白開水一起並服,就會刺激食道造成傷害,如四環黴素、消炎止痛藥、治療骨質疏鬆症等藥。
  此外,有些藥吃了之後,也會導致食道和胃間的括約肌鬆弛,使得胃食道逆流,刺激胃酸的產生。所以,民眾在拿到藥袋時,要注意上面是否註明需小心服用等標示。
 
 
.李文華診所 李文華醫師
 
  任一藥物即使不是“膠囊”,喝水量不足,是有可能卡在食道上,至於會不會傷食道視藥物而定。有的只是延續藥物的效用,有的是真的傷害到食道,引起潰瘍,至於穿孔應是不活動或長期臥病在床者才有可能。
  前者如睡前的安眠藥、鎮靜劑,可能一吃藥喝口水,就躺下來,隔天早上藥物才下到胃,造成昏昏慾睡的作用;後者如消炎藥、止痛劑,甚至如王主任所提治骨鬆藥會因水量不足而卡在食道上,造成食道潰瘍,至於吃藥喝的水,溫水即可,熱水會使膠囊較快溶解,但水溫太高也無法入口,不是嗎?
  即使嗜喝熱水的人,水量足夠把藥送入胃中即可,筆者當研究過可入口的熱水,在二分鐘內,膠囊還不會溶化,所以只要足量的水就可把藥送入胃而不會卡在食道內;服藥的姿勢當然可能影響,如果服藥丸不是很順暢的人應該一顆一顆吞,而不是一把吞,另外,睡前服藥至少200西西的溫水外,5分鐘內不宜躺,所以即使臥病在床者,吞藥時也應坐在床上吃藥,坐姿或站姿應無妨。
  萬一果真發生在服藥後,胸痛、悶、灼熱等及喝水,吃東西後更痛,就是已經發生食道炎或潰瘍,應就醫服藥;喝冰水只是減輕感覺,喝冰鮮奶應不宜,因會產生更多的胃酸,如又發生逆流的病症,食道的傷害會更大,所以應就醫服藥,必要時檢查胃鏡。
 
 PS:真的很痛....
   不過照胃鏡更不好受....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將 將儀 的頭像
    將 將儀

    將將儀的部落格

    將 將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